8
9 月

转一篇朋友的书评

书展上我买的几本锦绣文章出版社的摄影集,原来金枝老爷也买了,他写的书评很有感染力,深得我心,因此在此转帖以方便拜读。

晚上把黄新力的《陕北盲说书人》看完了,上周还花了两天时间把侯登科的《麦客》看完了,更早之前还看完了艾伦·拉森等人的摄影集《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正好一起说说。《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这本书中的照片,由飞虎队的两位照相勘测队员(Allen Larsen,1923年出生,Willian Dibble,1924年出生)在所拍的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战争境况的变化,飞虎队的调动,照片覆盖的范围也遍及中国南方的几个大城市,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 摄影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器材和胶卷的质量,令这本书包含的两百多幅彩色照片,在六十多年后,经过冲洗,翻印和印刷,仍旧色彩鲜明,质感强烈,把人的心一下子就拉到现场。从飞虎队在昆明乡下的驻地,直到他们登上军舰离开黄浦江回国,照片承载的信息如此之大,其中的人物脸上的表情如此熟悉,景物与天气都伸手可及,让原本我们感到有几个世纪之远的抗战末期,忽然像是近在昨天。到底是什么,割断了这种记忆,到底是谁,出生在此,立地为人,脚踏实地,迈向荒原。

侯登科先生的《麦客》,是一部非常好的书,组成这本书的每一个部分都让人动容,书的骨架是先生的文字,先生用文字为麦客,这个陕宁甘农村里的“下苦力人”立传,前无古人,后,大概也不会有来者了;书的血肉是侯先生那一幅幅为麦客拍下的照片,灰扑扑的城市街头,麦地的田埂,货车顶上,客车边沿;书的神经是先生字里行间的乡土语言,这些出自活人嘴里的话,让先生的文字竟有一种从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感觉;书的脸面是先生的一幅麦客速写,线条的简练衬托画中人卑微的尊严;书的脊梁是最后那幅先生的头像摄影,浓眉黑髯,目光清澈。

同样是以农村为题材,所涉时间比《麦客》大约晚十五年的《陕北盲说书人》的主题更为复杂,不仅是农村,还有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民间口头艺术的存续。黄新力也许并没有像侯登科那样强烈的为某个被人遗忘或有意忽视的群体立言作传的意图,他采用的是更加客观的“日记体”成书,与全书近百张黑白相片配合的是他本人在2004年和2007年两次跟随盲人宣传队在陕北清涧,黄土高原中的乡村里行走的纪实。很少评述,多是每天“琐事”的纪录,因此,他的文字,读起来,有流水帐的感觉。空寂少人的农村,年过半百的盲人,四五人年年月月,摸索着行走在乡间小路上,为剩下来的老弱病残们唱着“道情”,有的队员,曾用说书的方式宣传毛泽东思想,有的队员,未盲时也曾是生产标兵。城里人庸人自扰的说自己缺少文化的根,原本是他们不敢往故乡的方向看两眼,哪儿还有老家的半点模样。

    分享到:

, ,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1766

楼被抢了8层了

  1. 且,自从Julia出现后,某人的blog上洋溢着假正经的馊味……


    杨威利 Says @ 10-09-8 8:27 上午
  2. 哈哈~


    IPanzer Says @ 10-09-8 9:41 上午
  3. 面红耳赤。


    BadabingBadabong Says @ 10-09-8 5:35 下午
  4.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Cliffx Says @ 10-09-9 11:44 下午
  5. 肃穆,肃穆点儿……

    Cliffx Says @ 10-09-9 11:44 下午
  6. 这就是书评的作者金枝老爷,大家快来围观!(起哄ing)

    Cliffx Says @ 10-09-9 11:44 下午
  7. 口胡,不带这样揭现行的,明天晚上不请你吃料理了。


    cqp Says @ 10-09-10 12:05 上午
  8. 下午刚得到通知说明晚学校教师节活动,得和全办公室同事吃晚饭@@

    Cliffx Says @ 10-09-10 12:19 上午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