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就像生与死本是一体,又如恋人同卧一床……”

—第十六章

这本由Deathhush和金枝老爷推荐给我的科幻名作,是《地海传奇》系列的作者厄休拉•勒瑰恩的另一个重要作品系列“海茵故事集”中的一部长篇小说,1969年出版。本书是1969年星云奖和1970年雨果奖两大奖项的双奖作品,这也是女性作家首次获得这两个奖项,而借书中人物之口进行的文化分析特别是对两性问题的探讨,也引来了读者长年累月的争论和热议。

得知此书时,大陆还没有推出中文版,所以就入手了日文版本。整个故事的背景在作者较早的短篇作品中就已经出现了,1966年的中篇小说《洛卡侬的世界》中已经比较完善。故事起源于数百万年前的行星海茵,当时这颗星球上的居民发展出极其高超的文明与科技水准,并且将殖民者派往宇宙中的无数个星球,其中包括相当于我们地球的泰拉星球和作为本书舞台的格森星球。这些星球的居民与文明都是海茵文明的遗产,因此书中地球人的外观和基本结构与海茵人相差甚微,但是殖民者在被殖民星球上也进行着程度不同的生物实验,改造了一些原始的类人原住民。据说海茵人如果在思想上不想进行繁殖,便不能受孕,地球人在这方面就有所不同;而在格森这样的星球,实验的尺度就更加大,据信海茵人在格森进行的是遗传工程实验,产生了独特的两性同体人类。此外还有诸如《洛卡侬的世界》中描述的飞人等。

和所有的文明一样,盛极一时的海茵文明终于也衰败了,科技被封存,散布在宇宙中的殖民者和研究机构也匆匆撤离殖民地或就此消失,留下被殖民者自生自灭。由此,多种多样的文明就在各个星球的封闭环境下求生并发展繁荣起来。

直到数千年前,海茵文明才得以复兴,由于当年不负责任地抛弃了殖民地星球和上面的居民,海茵人感到内疚与悔恨,因此他们向失散多年的同胞发出友好的信号。于是以最初的九星同盟为基础,逐渐建立起一个庞大而又松散自由的宇宙人类同盟(包括地球)。几经战乱,同盟的科技也不断进步。学者谢伟哥在恒星陶-瑟迪的双子星上完成了自己的广义时间理论(地球历2300年左右,详见《一无所有》),将一直以来的近光速宇宙航行法进一步改善,同时开发出能够超光速通讯的瞬间讯息传输装置“安息波”发报机,大大缩短了各星球间的航程。

同盟成立约三百年后,爆发了星际战争。当倒霉的人类学家洛卡侬在北落师门2号星上遭到叛军袭击丢掉了所有通信装置后,从当地原住民那里学会了神秘的心语术(详见《洛卡侬的世界》)。心语的普及让同盟各星球的精神羁绊变得更加强韧,被称作最后的奇迹。度过了战火的同盟再次被组织起来,中期作品中它开始被称作艾库盟。

习得心语约2000年后(地球历49世纪,艾库盟历约1490年),艾库盟机动特使艾真理的飞船降落在偏远的格森星球—艾库盟称其为冬星,因为传说在海茵殖民者撤离后,这里就进入了冰河时代,至今仍是终年寒冷,大量的土地还在冰盖之下。为避免刺激当地居民或引起武装入侵的嫌疑,艾库盟的外交活动非常谨慎。由于有着外观上相似的便利,所以一般先派出小股观察员偷偷降落,装扮成当地人混入社会,详细考察并记录其经济政治结构、文化习惯等社会要素,还要进行语言学习。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经过研究分析后,再派出机动特使独身前往当地政府进行友好交涉,不过不是每个星球都对特使也采取友好的态度,特别是一些开化程度比较低的星球并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来到这些地方的特使往往会被送进疯人院,糟糕的甚至会送命。

艾真理也不例外,他乘坐的大型星舰只能停泊在格森的恒星轨道上,船员们维持着假死状态等待他的信号。如果结盟工作顺利,则用随身携带的安息波发报机给星舰发信让船员苏醒,再进行正式的降落。特使只能独自乘坐小型飞船前往目的地。

格森星球分为若干个互相关系冷淡的国家,如绝对王权的卡尔海德王国、自称实行集体主义共同发展的奥格雷恩人民政权和多岛之国等。艾真理在卡尔海德王国呆了两年,外交工作却毫无进展,谒见国王的次数也少得可怜。为此,他对负责接待自己卡尔海德宫廷大臣—埃斯特领主塞雷姆•哈尔斯•艾斯特拉文时常不满,对工作也无精打采。

其间,卡尔海德与奥格雷恩的边境冲突愈演愈烈,在这个从前最多只会发生武装械斗的星球上,似乎就要破天荒地爆发第一场真正的战争了。

艾斯特拉文勋爵深爱自己的子民与文化,他也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从自己的领地出走了十几年,如今又因为要求庇护本国的边民而与议会的其他派别越闹越僵。

于是,在一次盛大典礼之后他的政敌得手了,国王突然宣布艾斯特拉文叛国并将其驱逐出境,后者只得去奥格雷恩暂避。而艾真理则被急召进宫,挨了好一顿冷嘲热讽,国王根本不相信他是来自其他星球的人,认为他的飞船和发报机都是艾斯特拉文为了搞阴谋而弄出的障眼法。特使丢了靠山、飞船和发报机都被没收,只好也去奥格雷恩试试运气。

艾真理在奥格雷恩一开始被奉为座上宾,但对于如何接纳外星文明,各人民委员之间却因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争论不休。结果他又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委员会不但拒绝公开宣布特使到来的消息,还把他强制遣送到一个自愿劳改农场关了起来。

不料,艾斯特拉文却勇闯禁地救出了艾真理。两人决定一起穿越广袤无人、环境极其恶劣的大冰川回到卡尔海德去。在这段旅程中,艾真理发现自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神秘的两性人,并理解和接受他和他所带来的一切:生与死、爱与恨、友情与背叛、男与女、恐惧与勇气、光明与黑暗……

这本书给读者的印象是极为强烈的,阅读中让人难以释卷,看完最后一个字又回味无穷。个人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到作者不一般的地方。

首先是细致的环境和生态叙述,无论是古旧保守的卡尔海德王城、集体农庄韵味浓重的奥格雷恩劳动设施、神秘的先知隐居地还是绚丽的冰川风光,一个封闭的、小小的却又真实的异星世界扑面而来。

然后是虚构史料和实时剧情的交互穿插,全书的十九个段落中有六个段落是格森星球上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传说故事,而这些瑰丽的剧中故事又紧扣着格森人整体的命运和书中角色的个人遭遇。如“暴风雪的另一边”和“叛国者艾斯特拉文”,虽然是传说和古旧的历史故事,但最后巧妙地回归到艾斯特拉文和其兄弟的儿子身上,虽然作者没有让他说出自己身世的秘密,但读者看到这里自然就会明白她是如何来诠释“人的境遇”这个主题的。这种立体式描写的手法虽然如今已经并不稀罕,但在本书问世的六七十年代之交,却是非常少见的。这或许是作者家世的影响,毕竟她的父亲就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化人类学家,对北美印第安人做了长年的研究工作,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其中就有很多印第安人。用比较文化和人类学模型的手法来写一本科幻小说,勒瑰恩也是为数不多的先行者之一。或许也是受父亲学术传统的影响,无论是略早出版的《地海巫师》还是本书,主角都是有色人种:格森人都是浅褐色皮肤,而艾真理是个黑人。因此在当时充斥着白人角色的幻想文学市场上,也是十分显眼。

最重要也是争议最多的是作者对格森人的单体双性设定。尽管格森人在外观上和海茵文化圈的人类相差不大,最多也就是矮壮一些,但却同时具有男女两套生殖系统;海茵人和现实世界中的现生人类一样,是不受发情期制约、随时可以发情并繁殖的,这是在哺乳动物中只有诸如老鼠等一些种群才具有的特点;而格森人则并非如此,他们每个月大部分时间处于性冷淡的潜伏期(索美期),只有固定的一周多时间才进入可以交媾繁殖的发情期(克美期),到公用的克美公寓去云雨。这让他们成为了和人类根本不同的生物,作者在第七章“性问题”中借一位女性先遣队员的观察笔记详细探讨了这个问题和它的后果:

(1) 父母的概念在这里是模糊的,由于进入发情期后,誓约成为伴侣的二人会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凸显单一性征,如果怀孕,则女性性征在生产后才会消退。所以每个人都可能在不同时期扮演性爱中的不同角色,一个人可以既是父亲也是母亲。

(2) 这里也没有夫妻的概念,只是根据发情期誓约的关系,称对方为克美恋人。

(3) 同时体验性爱中的不同角色,消除了人类社会那种强者凭借体力欺负弱者—大多数场合是男性欺凌女性的现象;这里的人也没有恋母情节,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不可能发生在格森。此外,由于性征的显现需要双方自愿,否则性行为就不能成立,因此不存在强奸行为。

(4) 人与人之间没有性别差异,使生理欲望较为平缓,因此社会发展缓慢,在艾库盟进入超光速空间航行的同时期,格森人的科技只发展到少量应用电力设备的地步,大部分地区处于农耕社会。宗教组织松散,先知和神谕只能提供很有限的服务。

(5) 性别差异的消失,特别是男性欲望的平缓,使大规模暴力现象不复存在。社会事务方面,在称作“荣誉法则”的潜规则下保持着一定的宽容。尽管格森星球各国经常发生刺杀和械斗,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围绕着这个章节的争论很多,部分人士因作者在这里以女性角色的身份剖析男性欲望带来的暴力行为,而将她奉为女性主义/女权主义作家;但也有人指出在全书中对格森人的普遍第三人称还是用了“他”,还有“兄弟”、“父兄”等,从而指责她骨子里受男性威权影响。但作者想要探讨的,或许是更加深入的东西,即在人类社会中如果没有了“性别”,人会走向何方。

欲望的平淡可能是答案之一,这也让格森星球得以显现出一副乌托邦式的景象,生活节奏缓慢,科技发展滞后。这和艾真理的世界完全不同,他也不能理解格森人为什么效率低下、并且对外界和新事物没什么兴致,在进入大冰川时他抱怨为什么格森人不争口气发明出飞机来,这样就省得在冰上拖着雪橇走上几个月。而艾斯特拉文则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急。

但乌托邦迟早要破灭,在艾真理逗留的两年中,整个格森社会正滑向巨变的边缘:卡尔海德国王轻信小人而多疑,对新事物和外星世界采取鸵鸟政策;而奥格雷纳人民政府则热衷于滥用药物的洗脑和人性改造。所有的一切都集中在边境领土的争端上,很快就要突破极限,进入史无前例的战争时代。

艾斯特拉文是个真正的爱国者,尽管不知如何表达,但却比好面子的国王更爱生养自己的土地、传统和人民。年少时纠葛于禁断之爱愤而背井离乡、人到中年已身居宫廷要职的他对未来的展望很清晰:如果不能快些接受特使和外部世界,整个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悲剧之中。他并不因循守旧,也是惟一信任艾真理特使使命的人,却不受后者待见。

艾真理年轻气盛,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有眼高手低的毛病;他缺乏耐心,对格森人和社会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不肯从对方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而在跨越冰川的艰苦旅程中,二人却由于不得不同居在一个小帐篷里,而互相达成了深入的理解和共识,友情也最终发展为爱情—超越了性别与欲望的精神之爱。讽刺的是,艾真理不得不承认格森人对他来说更容易理解,而在他自己土生土长的星球上,两性之间的互相理解却更难。以至于最后星舰终于降落时,他看到自己的同事们分为男女两性,反而感到很不适应。

两名主要人物之间的碰撞源自各自本质的不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却又有着各自闪光的地方:格森人可能无法熟练掌握心语,但艾斯特拉文在睡梦中将艾真理错认为自己亡兄时,心语却真真切切地传递到了;而艾真理尽管任性,在艾斯特拉文看来却“非常强壮”,这说的不仅仅是肉体,更是对人类心灵的礼赞。这些文字,华美而令人回味无穷。

艾斯特拉文说格森人也是二元论者,本书书名来自艾斯特拉文复述的一段格森古诗:

光は暗闇の左手 暗闇は光の右手(Light is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and darkness the right hand of light.)
二つは一つ(Two are one,)
生と死と(life and death,)
ともに横たわり さながらにケメルの伴侶(lying together like lovers in Kemmer,)
さながらにあわせし双手(like hands joined together,)
さながらに因-果のごと(like the end and the way.)

艾真理认为这非常像地球上的太极图,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作者对此的评价是:“这并不意味着两极与对抗,而是一个整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部分,就像太极阴阳、两仪调和,相互引申呼应。与其说这是很西方的……不如说是更东方的、特别是更接近道教的象征意义。”

犹太人说人是神的影子的影子,残缺不全,才有了男女之分;灵知派说物质世界是心灵世界的影子,低贱肮脏,因此肉体总是苦苦追求灵魂的安宁……人能变得完整吗?我们在昂首进军广袤宇宙的时候,对自己又了解多少?也许在葛布兰大冰川上的那个小帐篷里,有人也在问自己同样的问题。

书名:闇の左手(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作者:Ursula K. Le Guin
译者:小尾芙佐
语种:日语
出版社:早川书房
初版:1978年(2006年第二十六版 早川文库SF)
价格:819日元
入手地:代购
入手价格:819日元
余书:有

    分享到:

,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2040

楼被抢了6层了

  1. 突然想起来,是不是98还是99年的科幻世界增刊登的黑暗左手


    蜀黍怪 Says @ 10-12-7 12:07 下午
  2. 年份不知道,科幻世界增刊登过,后来应该是出了单行本的。

    Cliffx Says @ 10-12-7 12:10 下午
  3. 是1999年秋季号 http://tieba.baidu.com/f?kz=810101882

    十一年前看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小劈孩,大尉的书评让我感到自己压根没看过,没看懂。。。。


    cqp Says @ 10-12-8 11:23 下午
  4. 只是一己之见- -。。。

    Cliffx Says @ 10-12-8 11:44 下午
  5. 前年读了英文, 老妖婆的文笔极棒。

    腐女就要做到这个档次啊!


    Lich Says @ 10-12-9 2:06 下午
  6. 我喜欢那些民间故事,一个个基情四射大汗淋漓。

    Cliffx Says @ 10-12-9 4:33 下午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