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路桥上拍了一通,Vitomatic IIa里的卷到头了,于是掏出另一台小旁轴爱克发Karat 36来。

德国胶卷厂商爱克发(Agfa)制造的这种小相机,原型从1936年就推向市场,使用的是爱克发公司独特的快速便捷片盒。Karat 36于1948年问世,机身继承了Karat 12的八角形外观,改用柯达公司的35mm片盒。使用Compur-Rapid或Synchro-Compur镜间快门,有B门、1秒-1/500秒。镜头则有四种:

爱克发 Solinar 50/2.8(四片)

爱克发 Solagon 50/2(六片)

罗敦斯得 Karat-Heligon 50/2(六片)

施奈德 Karat-Xenon 50/2(六片)

我手上的这台装的是罗敦斯得公司提供的Heligon 50/2镜头。相机整体紧凑敦实,全金属构造,分量也不轻。同时这也算得上一款极具个性的机器:虽然是皮腔折叠相机,但其镜头却不是折叠入机身,而是用镜头座左侧的一个扳手控制,打开后就会非常大力地弹出来,按压即可收回;它装有联动测距,却不是黄斑叠影,而是裂像式的;最后它虽然在系列中是第一个采用扳手过片的,但其扳手却是顺时针扳动(同时完成过片和上弦)的,因此过片时眼睛必须离开取景器,不利于连续拍摄;而在后背里,它还有一个压片条,可以保证胶片走合平顺。不过在后继型号Karat IV上,裂像式合焦也变成了黄斑叠影。

记得购入时皮套已经遗失,机身上没有挂背带的挂环,卖家就送了一个日本制的腕带,拧在云台螺口里;此外镜头盖也没了,就送了一枚天光镜给我,也可以用在Retina IIIC上。这台相机50年代的时候要价不菲,如今已经不值一顿饭钱,但由于保养得还可以,手上这台小坦克取景测距过片快门光圈都没有问题,罗敦斯得Heligon镜头比施奈德Xenon锐利许多。只是片子出来后发现片框四周都有少许漏光,看来得送到苗苗那儿维护一下了。

这次也喂的TMAX400卷儿。

跑船的妇女——我干过货运和仓储,以前也常去码头跑货,女性做跑船生意的很多,而且往往比男性更能吃苦和坚韧。

女船工。

仍是盐城的驳船居多。

下了浙江路桥往福建路桥走去,沿着河边走还是能看到驳船一艘接一艘地往西驶去。

福建路桥原址在康熙年间就有三孔石闸,上设浮桥供人行走。光绪年间工部局拆旧设木桥,称为老闸桥。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修新木桥,改名福建路桥;后文革期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80年代初我每周从五角场出发去巨鹿路学画,过来时走外白渡桥,回程有时就走福建路桥。因为频频闷船撞船,老桥不堪使用,2001年拆除造新桥,四年前开通。

福建路桥桥面中央的隔离带十分坑爹,虽然保证了车辆行驶方向分明,但行人无法横跨桥面,必须下桥绕路才可,也没有相关的指示标志。我和毒友被绕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来到桥西侧,扒着栏杆一看,长长的船队仍看不到尾巴。

下了福建路桥往河南路走去,忽然一艘载着挖掘机的驳船雄纠纠气昂昂映入眼帘。我们的表情,用时兴的话来说就是“当时我就震惊了”!二人目瞪口呆看着这合体怪兽从面前驶过……

原来是小松的挖掘机,当时我们都没想明白,这设备到底该怎么用,总不能扔河里挖泥吧?

怪兽载着押船的大哥往西驶去,岸边一对漂亮情侣对驳船和我们都不感兴趣,享受自己的甜蜜。

河南路桥原址为上海开埠后不久设立的渡口,又名三摆渡。光绪爷登基那年,工部局于此处修建木桥,称作三摆渡桥。后来因为河北岸建了妈祖庙一座,又得名天后宫桥。民国年间改为混凝土桥梁,是为河南路桥。五年前建设新桥并拓宽,后出现疑似豆腐渣施工问题,现已修复。

沿桥往南可到上海城隍庙。

四川路桥北堍的原上海邮政总局大楼。上海开埠后,英国率先私设邮局,后各列强分设邮局管理侨民通邮业务。清朝政府在上海的邮政业务到1878年才委任给赫德管理开设,长期挂靠在海关设施,后改为上海大清邮政局、上海邮政总局、上海邮政局、上海邮务管理局。由于一直靠步行送信,较为不便,1911年还从英国买了100辆蓝苓自行车。

民国时期由于业务扩大,因此选定四川路桥北堍公共租界的地块建造新的邮政大楼,英人设计、华商负责建造,1922年动工,1924年投入使用。现内部设有邮政博物馆,可以看到邮政总局的历史沿革和很多有趣的文物,包括那种要价60块现大洋的脚踏车。

当年陆元敏先生的“苏州河”摄影展的题图就是站在邮政总局钟楼的铜像往下拍摄的。钟楼北侧铜像为三尊手持火车头、飞机和通信电缆的人像,南侧则为手持盘蛇杖的通信通商守护神赫尔墨斯和两旁的厄洛斯、阿弗洛狄忒像。铜像毁于文革丧乱,但有美校学生冒险事先翻制了石膏模子,现在的铜像是用这套模子制作的复制品(Rolleiflex 2.8D,Zeiss Planar 80/2.8镜头,Ilford PanF 50胶卷,D76 1:1配比显影10.5分,柯达快速定影)。

4035

过四川路桥,南苏州路上遛狗的老人和躲在石凳后害羞的小狗。再往前走就是各地驻沪办事处的招牌墙,和如今已经铁将军把门的海鸥相机门市部了。

4036

著名的外白渡桥和北岸的上海大厦。此处是苏州河与黄浦江的分界线,开埠前要靠摆渡过河,或走西面的新老闸桥。开埠后,因新闸桥垮塌,由外国人集资设立木桥(韦尔斯桥),过桥要收费,华人须交一文(后翻倍),外国人十五文(后改为统一年费)。这种收费过桥的方式令中国居民非常不满,因此工部局于1873年在韦尔斯桥以西建起浮桥,同时买下破旧的韦尔斯桥并拆除建新。新的木桥不收过桥费,并因建在苏州河下游而被称作外白渡桥,后因外滩设立公共公园,外白渡桥的英文名就叫公园桥。

20世纪初木桥因不堪使用而拆除,英人另设计投资建造钢桁梁桥,1906年开工,1908年通车。100年后的2008年,桥梁设计者通知上海市政府,桥梁已经达到100年使用年限(我倒觉得更神奇的是这公司过了100年居然也还在……)需要大修维护。因此外白渡桥被南北跨切割并送到上海船厂接受更换铆钉等维护,2009年初经过一年整修,又被送回原址重装。

拆桥和重装那两天也引来大量市民围观,我也去了可惜悲剧地挤不进去。

4037

一趟走下来两人都有些肚饿,于是钻进四川路上的风波庄冒充大侠吃饭去也。

爱克发Karat 36相机(镜头弹出状态)。

4034

    分享到:

, , , , , , , , ,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2882

楼被抢了2层了

  1. 啊哈,我有个爱克发的silette。
    德味!


    老虎 Says @ 11-09-23 12:18 上午
  2. 爱克发的相机超级好玩,小小的,却很沉很有棱角,跟个坦克车似的:)

    Cliffx Says @ 11-10-10 10:07 上午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