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前年译自infobahn公司出版的「这就是我的回答。」(『これが僕の回答である。』,副标题「押井守 1995-2004」)的短篇谈话。

正文:

在「新世纪福音战士」之后,日本动画业界的现状可以用惨淡二字来形容。说惨淡可能是过火了些,但至少也是一潭死水(尽管这也不是这一年两年的事儿了)。偶尔会有几部作品小小地火一下,但最要命的就是怎么都热不起来。

日本的动画业界已经今非昔比,低风险高回报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而去。但话说回来,也并没有进入高风险高回报的时代。现状是:我们正勉强挣扎在「低风险、但回报也就那么回事」的世界中。像「新世纪福音战士」那样每卷录像带都能卖出几十万盒的盛况,恐怕近期是没法再见到的了。

但是,动漫杂志却对这种现状丝毫不提,他们刊载的内容要么是动画工作室的访谈、要么是发行商的稿子、要么是评论家的话……从这些资讯中是根本无法了解到动画业界实际情况的。现在是时候正视这严酷的现状了!

日本的动漫杂志、电影杂志和数码资讯杂志所提供的报道全都不能切中各自领域业界的实况。从「Animage」到「日经CG」的所有资讯媒体都是一个样,看上去情报资讯比以前更多,但实际上他们报道的都是同一件事,和心理暗示一样只是反复重复的刺激罢了。电影、动漫、游戏、数码技术……情报资讯其实完全没有增加,还是原来那些。

举个例子吧。目前日本动画业界最大规模的生产体系是以宫崎骏为领军人物的吉普力体制,但这也不是说吉普力就能怎么安逸,事实上每部作品他们都做得非常艰苦。

成绩如此辉煌的吉普力尚且如此,和他们相比,我便只是个纯路过的蜀黍而已了。事实上,我的「攻壳机动队」和「机动警察」在电影院上映时都没什么突出的业绩,全都靠销售录像带才能收回成本,还好录像带销量不错。

虽然别人经常把我和阿宫(宫崎骏先生)相提并论,但单从手里的项目预算数额来看,我真的远远比不上吉普力。这也不是我自卑,只是冷静地对比一下数字就能看出来的事儿。以现在日本动画业界的体系来说,想要不负任何风险,能收回五、六亿日元的预算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有时候,也会因为对现实抱有过大的期待,而导致预算越来越高以至于搞到不切实际的地步。

我当然不是说这一切都要怪资讯杂志。业界亟需注入活力,媒体能对我们多进行报道自然是求之不得。我只是希望能看到有杂志能提醒我们「该是正视现实的时候了」,仅此而已。

无论是在动漫、游戏还是数码技术领域,要是杂志和现场制作人员、制作方、发行商抱着同样的心态,都是满脑子「希望能正中消费者的下怀,希望能够大卖」的话,便不可能产生什么新的情报资讯了。看看现在的环境:媒体完全无法对业界施加影响,而所有的杂志也都不愿去揭业界的逆鳞——这样一个完全没有外界压力的业界根本就是不正常的。

要是再这样成天泡在蜜糖里而不愿培养一点处惊不乱的本事,动漫和数码业界必定会在自我陶醉的幻想中死翘翘。「要是动画片卖座那杂志肯定也卖得好」——这种傍大款的心态绝对是不健康的。在数码泡沫的时候,我也为文化厅办过事,为此也干了不少顶撞业界人士的事情,最后双方还闹得很不愉快。

这个结果让我感到,日本的数码娱乐业界在那几年中对自己的定位认识似乎有误。明明拿到了那么多投资,要是认真努力一下肯定能够做得出备受欢迎的作品,结果呢,拿到手里的钱却莫名其妙地变了水泡。不肯脚踏实地,却总是觊觎和其他公司或海外业界合作的机会,眉来眼去之间,资金便逐渐消耗殆尽。要是这种情况再继续下去,那岂不是要和电脑业界一样陷入系统无尽升级的恶性循环了吗?

原载于月刊「サイゾー」杂志1999年9月号

    分享到:

,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3286

楼被抢了2层了

  1. 99年……


    Nical Says @ 12-09-3 11:29 上午
  2. 还真给他说中,包括他自己也没什么可看的作品了。

    Cliffx Says @ 12-11-8 9:19 上午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