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8 月

黑皮书

连日大雨,除了游泳以外,只能在家里看电影。借此机会,看了一些积压在硬盘里的片子,大部分是战争电影,或者说是和战争有背景关联的片子:《啊!海军》、《望乡》、《动乱》、《黑皮书》、《玫瑰大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二战相关的片子里,战败国拍摄的影片占大多数,惟一一部不同的是《黑皮书》,但这部片子,对传统意义上的战胜与战败的诠释则相对模糊,充满了反讽与暗喻,可以说具有反英雄的性质。

影片剧本很精彩,环环相扣的剧情和人物关系把悬念留到了最后一刻,就这一点来说其娱乐性很强,却套着二次大战和屠犹惨剧的外壳,只是这外壳时常喧宾夺主,因此也给观众留下很大的可选择性。

影片的时间定位很明确,事件都发生在德国战败前十多天内。在盟军解放荷兰前夕,躲藏在荷兰人家中的犹太人女歌手拉切尔因盟军轰炸机抛弃废弹而失去了藏身之所。经由抵抗组织介绍,出身富裕犹太家庭的她和家人携带着大笔财产想要偷渡到中立地带,不料落入陷阱,全家被党卫队尽数射杀,只有她自己侥幸出逃。得到真正抵抗组织的帮助后,她被委以重任,不惜卖身打入盖世太保部门活动,从而揭开了一个游历于党卫队体系之外的黑幕,几乎所有的人都可能是叛徒,为了劫夺犹太人积蓄的财富,党卫队内部的叛徒、抵抗组织内部的叛徒、甚至盟军部门都伸出了自己的黑手……

犹太人的命运作为剧情的主要背景之一,成为整部影片中最大的反讽。通常的二战影片,反犹一方大都由纳粹德国担任,而在《黑皮书》中,编导直接涉及了欧洲社会一直予以回避的话题,即:反犹并不是纳粹的独创,而是整个欧洲基督教社会的习惯。片中保护了拉切尔的荷兰人户主,尽管他的行为是合乎人道的善意义举,但在物质上对她进行保护的同时,又从精神上有意无意地予以压力和迫害,强迫她背诵耶稣的河边祷文,否则就不给饭吃。而拉切尔要求抵抗组织干预又一起劫杀犹太人事件时,抵抗领袖却以行动会导致德国人报复性屠杀荷兰囚犯为由断然拒绝。影片的进程微妙地揭示了屠犹悲剧的根源,在一些场景里,观众可以看到自诩为人民救星的抵抗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反犹情绪甚至比纳粹更为激进,抵抗组织中除了一个共产党外,都是虔敬的基督徒,这些人能喊出宁愿犹太人死掉也不能让高贵的荷兰人送命,这里的反讽在于,基督徒相信犹太人让耶稣流了无辜的血,所以要遭到惩罚,殊不知彼拉多知道自己要杀死无罪者,还知道用水洗手为自己开脱,而两千年后的这些人同样要把无辜的犹太人牺牲掉,却表现得如此自然而然—时间在前进,而时代却真的在倒退。

另一个暗喻则是关于战争本身,影片采取倒叙的叙事方式,片头西方游客来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定居点旅游,其中一人认出了正在小学执教的拉切尔。而在影片主线中观众可以知道,这个在战后逍遥自在的游客实际上是个货真价实的荷奸,她为盖世太保工作,享受从犹太人尸体上剥下来的奢侈品,战争结束则立即巴结上加拿大军官,全身而退。而拉切尔任务的对象,盖世太保中级干部缪泽尔中队长,算是片中反角里还有那么一点良心的人,最后由于知情过多,而在党卫队高级将领和盟军的交易中成了牺牲品。种种荒谬绝伦而又属于历史真实的剧情,贯穿在整个影片的基调中,可以说它代表了一种无秩序和纳粹最终的胜利。无秩序与纳粹的理念是二律背反的关系,希特勒和他的部门,那些坐在打字机后面严格执行自己“任务”的人,可以通过历史上最有秩序的杀人机器将数百万无辜者屠戮殆尽;而战争的结束和解放日,则宣告了野蛮程度与纳粹不相上下的无秩序的开端,影片中对于战争本身采取了外延的叙事手法,观众可以了解到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什么,并由此得知战争实际上并未结束,更糟的是,在经历了长期的压抑秩序后所爆发出来的人性恶,其破坏力不亚于压抑本身。可以说,当战争的外延以这样一种无秩序发生之时,即在解放日到来之时,希特勒已经获胜。

片尾切合片头的时间设定,平静居住于以色列的拉切尔和丈夫儿女携手从风景秀丽的河边匆匆回到铁丝网内的定居点,一队队身穿咔叽布军服的以色列士兵开进村庄爬上哨塔,远方响起隆隆的枪炮声,影片结束。片头给出的时间是1956年10月,片尾意味着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爆发,正如拉切尔得知缪泽尔被枪毙后所说的:“难道还没有结束吗?”托尔金曾说战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而战争本身就意味着失败,胜利同样会带来失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

最后,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演员是党卫队中队长弗兰肯。这部片子是加文介绍给我的,当时在他家里看了舞会的片断,弗兰肯用钢琴伴奏,盖世太保们高唱“高举党旗”。加文对弗兰肯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从下层社会‘奋斗’上来的恶棍”,一点都没错,作为劫杀犹太人事件的主要参与者,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一个看似愚鲁却敏锐无比的冷血屠夫,浑身上下散发出群氓与暴民的气味,很符合埃里克·霍弗笔下“面对无穷机会的野心者”的特征。

    分享到: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576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