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9 月

[翻译] 今敏谈「访谈」

今敏导演在个人主页的访谈栏目开头放了这篇可以说是欢迎辞的短文(原题「Interviews」),阐述了自己对访谈活动的看法和一些个人习惯。同样,在更新各篇访谈的译文前,先译出本文作为开头吧。

动画导演这份工作啊,并不是把作品拍好就完事儿的。片子杀青之后,还有宣传的工作等着你去做呢。

有时候都已经要开始下一部作品了却还要管上部片子的宣传,有时候真是非常的麻烦。不过呢,搞宣传倒也是件有趣的事儿,这其中让人回味无穷的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也能听到很多他人的感想。

宣传工作中包括很多杂志、报纸、电视台和网络等媒体的取材,访谈就成了其间主要的工作。其他要做的事还包括舞台见面会、参加各类活动和参加电影节等重要的广告活动。

接受访谈时常被拍照或者拍成录像,我其实不擅长担任被摄体,不过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拍照我是早就习惯了。从前在参加NHK·BS1电视台的节目时,摄影师织作峰子小姐曾给我拍过肖像照,她夸奖我「甚是好拍」。嗯,其实她的意思应该是说我这块料还不错,要么就是说我摆pose挺拿手,总之这都算不上什么特殊才能啦。

「您看您,拍照的时候是岿然不动呢。」

但也只是在他们对焦的时候不动而已啦。

由于职业的关系,与其做个被摄体,我更爱做个拍摄者。因此我总是想法捉弄摄影师,等待她按下快门的时机,抓紧那一瞬间上蹿下跳搅乱一切才是我的风格。您别看我一副牛逼烘烘的样子,其实我是个特别小心眼而又很会察言观色的人。当然,这也并不能让我在照片里变得更靓丽就是了。

相比被人拍照片,我更喜欢说话。

不过,访谈并不是开开心心地说完就完事了,接受访谈后还必须审稿。只有经过一番检查核对,才能知道自己该如何归纳访谈的稿件。

从本文开始,我在自己发表的杂文和BBS发言中都使用比较客气的第一人称「我」。尽管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都说「俺」(译注:「我」的比较随便的说法的和字写法),但在接受采访和公务场合和人见面时,都和文章里一样用「我」来自称。不管日常生活中还是公务场合,我都绝不使用「本人」这种第一人称。尽管如此,还是有些速记员大大咧咧地在访谈稿中把我的自称写成「本人」。虽说这有些骇人听闻但也拿他们没办法。我认为这种写法实在是非常失礼的。要是把我的访谈稿里第一人称都换成「本人」,简直有种满嘴事不关己的感觉,真让人厌恶。这是我整理访谈稿的第一步,之后便是本着尽量不曲解自己发言的宗旨去核对、修订稿子了。

尽管杂志和网络媒体的访谈稿大都会先给我过目一遍,但只有报社却从不让我审稿。

要问我平均每做一部作品要接受几次采访的话,尽管根据作品内容,采访数量也略有差异,但我想平均关于一部作品要接受30次以上、最多也就50次左右采访吧。虽说可能大家会觉得次数有些少,但其他人我也没去问过他们,因此也没办法作比较。

所有访谈里即便只挑出20次来一一审稿也够把我给折腾死了。出色的速记员拿来的草稿基本不用我操心,要是碰上个笨手笨脚的,我有时还得从头给他重写一遍。

其实一般也不必全都重写,但有时候一开始修改就会对自己当时的发言有意见,结果有时候会全部推倒重来。所以说相比审稿改稿而言,自己在接受采访时的说话方式恐怕更需要注意呢。虽说如此,但有时我说话的时候语法也挺古怪的,严重的甚至会让速记员记下和我本意完全相反的词句来。因此审核访谈稿可是件相当费神的活计呢。
我说的访谈并不仅仅指互相见面对谈,也包括用电子邮件往来进行的采访。海外媒体采访我时较多地使用邮件访问的形式。要是在国内,当然是直接见面谈更加便捷啦。

邮件形式的访谈就是我自己输入稿件了,所以可以略过审稿的步骤,但自己写稿也就意味着打字的时候必须考虑周全,因此也是相当费时费力的。大家别看我这副德行,办事可是很认真的哟。加上脑瓜子不怎么灵光,每次打稿子都要绞尽脑汁费老大劲。可是呢,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稿子都会被翻译成英文啦法文啦意大利文啦,日本国内的读者反而都看不懂了,连我自己也看不懂(笑)!

那么既然这些已经过了时的稿子费了我那么老大劲,也不能就这样给浪费了呀,所以我打算把它们陆续贴在这里咯。

以后要是再搞出或者是找到过时的稿子,我也打算都刊登在这里。

    分享到:

, , , ,

引用地址:http://www.cliffx.net/archives/1798

楼被抢了2层了

  1. =.=今寿屋的战场原终于到了,结果刚拍两张闪光灯没电了….orz


    Zero Says @ 10-09-16 11:44 下午
  2. 这是……在海上集装箱里漂泊了数月的人偶的怨念么!

    Cliffx Says @ 10-09-19 11:06 下午

要说点啥就在这吧